这笔帐算起来是这样的:如果我完全放弃 FreeMedia 的事情,把钱用来搞 local event,可以搞多少次?按照 FreeMedia 每张光盘 15 元的成本(包括邮寄),200 张就是 3000 元。如果 3000 元全部用来搞 local event,不用邮寄,也不需要复杂的包装,可以搞 3000/(1.8+1.2) = 1000 张盘。一次活动中,一般会认为 200 张是很多的,而 50 张略显不足(小气),那么 1000 张盘可以大把大把地撒 4-5 次种子。请问,邮寄 200 张光盘,结果半年后什么反馈也没有,还是六个月里搞四五次大规模活动(虽然仍然不见得
问题就在于相比中国十多亿人口,十万左右的 Fedora 用户,200 张光盘实在是太少太少。不是有话说吗,再大的事摊给这么多人也是小事,再小的事摊这么
牢骚发多易断肠?我自从算清了这笔帐,接下来就要小心些了。“我国有660个城市,其
决定了。我作为深圳的 local contact,那 200 张印刷精美的,只用来本地散发。等到 Fedora 11 发布,local contact 一定要联系好,而 local events 应该也有一些经验了 ——Fedora 10 就可以搞几次 local event,请 FP 报销,一样不走我这里,或者我可以应急,但是绝对不会白白花钱。
突然又想到,申请 FreeMedia 的人都说自己带宽太小。我在 1999 年的时候就知道去网吧,8 块钱一小时,请老板下载东西,不知道“我国660个城市”有没有不搞网吧的?请 local contact 自己折腾。我可以转卖 50 块钱 4GB 的优盘……
我没有搞过大规模的活动,没有以“1000 张光盘”为单位思考过事情,这次算是小小冲击了一把…… 由此看来,我也没想过中国有十万左右 Fedora 用户是什么概念。在 linuxsir 的注册人数总计二十万,在线人数上千。在 fedora forum 的注册人数十二万,在线人数六千。还有 Fedora 下载数,IP 数…… 都是多么抽象的概念啊。我也许只适合 szlug 三五个人的小聚会,等到 szlug 聚会人数突破 20, 100, 像 Ohio Linux Fest 那样突破千人,又都是什么模样呢?其实看到 perryz 的留言,才感到学校里做过微软俱乐部是多么好的经验。(而制作每期附光盘的《数码时代
/me 吃饭去了(急着打酱油去呢)